20201024日晚,华南理工大学MBA/MPAcc/MEM 新学期首场行业月活动在12号楼107室举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原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再齐研究员应邀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题分享。新学期的首场大型线下讲座吸引了超过250位在读学员及校友参加。

 

陈老师的分享从为什么要“双循环”、什么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内循环”的战略重点三个方面展开。 

通过对世界文明历史的发展进程讲解以及近50年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人均GDPGDP总量的对比分析,结合当下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陈老师提出了他对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见解:中国正在逐步迈向高收入阶段,其表现特征为——要素成本大幅抬升、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供给重点转向公共品领域,并总结了21世纪前3个十年中国的开放路径:2000-2010年融入“外循环”,2010-2020年信用“再均衡”,2020-2030年完善“内循环”。

那什么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陈老师给出了他的答案——内循环:指的是国内的供给匹配国内的需求,经济在一国内部形成循环;外循环:指在全球配置资源,在国际市场上匹配供给和需求。他指出,加入WTO深入参与全球化过程中,原料进口、国内生产、销售出口的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外循环对我国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一模式存在中长期弊端和短期隐忧:

1. 疫情+逆全球化趋势,使两头在外转变为双重夹击,海外供给受限,海外市场不确定性上升;

2. 国内产业链囿于低附加值环节;

3. 国产品牌难以打开内销市场;

4. 产业链难升级,则收入端不支持消费升级、产业投资升级。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发展模式的转变;是对我国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性安排;是一个大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概括而言,“外循环”让我们富起来,“内循环”让我们强起来。

陈老师认为,“内循环”的战略核心在于扩大内需与产业链安全。对此,他从消费升级提质、基建补短建新、技术内循环与产业内循环4个方面展开了阐述。他指出,“内循环”的战略重点可以从人口政策、城市群、要素配置三个维度进行,介绍了尽快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加快推进以城市群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化、全方位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等具体的政策举措。

论坛的最后,现场的同学就农村土地要素内循环、疫情下如何做好“外循环”、超大型城市群的发展等热点问题与陈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讨论。

2小时的行业论坛,陈老师为大家展现了大量详实的宏观经济数据与产业发展情况介绍,深入地分享了其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解。现场的在读学员及校友都觉得干货满满、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