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简介】王晓磊,2013级项目管理(1)班学生,于20176月毕业,现于中铁三局集团广州分公司任总经理助理一职。

 

突破瓶颈,找寻方向

 

久负盛名的华园是莘莘学子求学路上的一座高峰,引无数人为之跋山涉水,而华工的工程硕士就像深山暗夜里一盏指路的明灯,让迷惘的工科人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2013年,随着自己从事的工程行业大环境的深入发展,王晓磊越发强烈地感觉到自己需要充电,他说:“参加工作也有十几年了,工作中运用的方法还是老一套,总感觉没有新意。”面对工作上的瓶颈,他决定回到学校,接触新的事物和环境,系统地学习项目管理的知识。

选择华南理工大学,除了品牌的力量外,他还重点强调:“华工最吸引我的是学习的氛围,入学之前我了解过华工,每位老师都很严格,学术造诣很高,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求学环境”

 

 

来到华工,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通过学习,使自己在日后的工作中能游刃有余。而对于他所在的中铁三局来说,项目施工是这一建筑施工企业的主业,项目管理更是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因此,选择学习项目管理专业,将会帮助王晓磊更好地理解他的工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对我的工作可谓如虎添翼,我能更好地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书海世界,见贤思齐

 

走进华园,你会被它厚重的名校氛围所感染。“就像徜徉于知识的海洋,虽然自己在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在这座学术殿堂面前,仍感觉自己非常渺小。”王晓磊这样形容自己在华园就读项目管理时的感受。在广阔无际的知识世界里,只有怀揣一颗谦虚求学的赤子之心,才能感受到学识上的匮乏,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在求学之路上,一人独行难免会感受到孤独彷徨,而三人同行,则可见贤思齐焉。ME项目作为一个学习平台,让人不仅能在此汲取知识,还可以收获丰富的同窗友谊与同伴资源,与这些业界的精英们交流经验。王晓磊这样评价道:“通过ME的学习,我从同学们那里了解到了各种类型工程的工作经验,譬如电力、水利水电、市政管网等,这些帮助我极大地拓宽了知识面。”他深感华工校友力量的强大,他告诉我们,他在华工的同学有许多从事的是同一个行业链的上下游,譬如他所从事的是地铁建设行业,而好多同学是做地铁开发和运营的,这对他的实际工作开展有不小的帮助。人脉,无疑是立足于现代社会的一项无形的资源。

对于王晓磊而言,真诚待人是不变的处世准则。他将自己的诚心展现在别人面前,也从别人的身上看到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怀抱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想法,王晓磊希望帮助同学们真正地了解项目管理的价值,从而开阔视野,拓宽学习的思路。于是,他决定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恰好当时同学们是否希望可以实地观摩地铁施工技术,而他正巧在负责管理全公司的技术研发工作,正在推广应用BIM技术,全广州最大的地铁车站——广州地铁天河公园站就属于他工作管辖的范围。因此,他带领同学们一同参观了这个工艺复杂且施工难度很高的地铁站,与同学们通过观摩与交流碰撞出了新的思想火花。

 

持之以恒,踏实做人

 

从当年初入职场的新手小白,到今日应对一切游刃有余的职场精英,所有改变都离不开王晓磊多年来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踏实做事的品质。

“优秀”是许多人加之在王晓磊身上的形容词。但对于优秀一词,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优秀是自己经营的,具有相对性,没有固定的标准去衡量,不能片面地说某个人优秀或不优秀。”

提起自己这些年的变化,他用很质朴的语言回答道:“变化肯定有,而且很多,但更重要的还是工作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这是从业的基本道理,无论哪一行都一样,我工作这十几年,一直坚持在企业的施工一线,练就的扎实的基本功与如今的工作收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未来,王晓磊希望ME项目能通过强大的校友力量不断与时俱进,进行课程开发,把这个优质的学习平台做大做强,让更多的工科学子进入华园继续深造!

最后,他为母校送上了自己祝福:“坚定发展理念,做世界知名学府!祝福母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好!”

 

/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