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简介】李安坤,2013级项目管理(1)班学生,于2016年12月毕业。现任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纪委书记。在校期间,担任2013级项目管理(1)班文体委员。 初见李安坤时,便觉得他周身散发一种沉稳成熟的气息,仿佛他的世界,隔绝了一切喧喧嚷嚷。在聊天过程中,中文专业出身的他每一个回答都具有强大的逻辑和语言组织能力。他非常有耐心地去谈论自己的各种想法,甚至还提前在本子上记录了想分享给大家的观点,这种认真,极具感染力。

重返校园,追求更好的自己 提起自己的个人经历,李安坤说,在大学期间他是学习中文专业的,大学毕业后就去了中国建筑工业四局。刚参加工作的他,曾经做过办公室文员、法务经理等工作;2010年之后调到广州的中建四局总部,担任团委书记一职;2015年调到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公司,任纪委书记一职。正是他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岗位需求,使得李安坤认识到组织与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2013年,已在中建四局工作多年的李安坤,决定重返校园,继续深造。这个决定对当时的他来说,意义非凡,影响重大。问起原因,李安坤回答:“工作这么多年,随着自己职位的变化,慢慢发现自己在某些知识领域有欠缺,越发感觉自己知识面的狭窄,于是,希望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学习,在他看来,是提升自己工作能力的绝佳途径。崇尚科学,尊重人才,是我们国家所推崇的社会风气,于他而言,这也是一次重要的机遇。 “我希望通过学习,使得自己在思想和能力层面能够得到更大的提升,也能为企业、社会、我们的国家多做一些贡献。”说这话时,他的神情平静,目光从容坚定。 李安坤说,选择华工的项目管理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华工良好的社会声誉。华南理工大学在许多人眼中,是华南工程师的摇篮,也是华南企业家的摇篮,更是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殿堂。第二则是因为华工工商管理学院对工程硕士的独特培养方式。华工管院具有工科和文科结合,技术和管理兼备的特色,且注重培养高层次的技术管理人才。这一点,恰好与他当年的想法不谋而合。第三,是因为华工雄厚的师资力量。在这里,许多教授都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此外,学院还聘请了校外知名企业家来给同学们上课,让大家能够接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 也许步入社会工作后的人,更能体会到校园时光的可贵。当问起李安坤在工作后重返校园的感受时,他告诉我们:“其实,工作后还能有机会回到学习的殿堂继续深造,对我来说,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对于在校的同学,我认为他们应该多进行社会实践;而对于在职的同学,则应该珍惜在学校深造的分分秒秒。” 李安坤在学习上有着永不满足的优点,交谈中我们发现,他的手机里有许多学习类软件,日常生活中,乘车、坐飞机这样碎片化的时间,他都会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学习提升自己。此外,他还特别提到,在职研究生们都很不容易,生活中不仅有工作和学习,还有家庭需要兼顾。“学习深造的背后,其实有很多人在为我们付出和分担。”他充满感恩地说道。 情意绵绵,一路同行 当问起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李安坤提到了曾教他统计学的李荣钧教授。提起这位老师,他的言语间满是崇拜与感激。 李荣钧教授是留美归国博士,曾在美国知名大学任教,学识渊博,学术造诣颇深,在国际运筹学界具有一定影响力。回国后曾在航天工业部工作,从事火箭研发。李安坤告诉我们:“李教授的厉害之处在于,他能把高深的理论用浅显的道理去解释,让大家能接受,而不是像听天书一样。课余时间,我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火箭教授’。” 在华工学习期间,李安坤曾组织首届发展中国家MBA班师生参访了广州最高楼——广州东塔。与MBA留学生们的交集让他在华工的学习生活有了不同的收获和意义。 李安坤所在的中建四局,是华工的战略合作单位,2013年协助华工的管理团队建造了太阳能小屋,在2013年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评比中,荣获了亚军。作为华工学子,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发挥个人的作用,带领同学们在课堂外开阔眼界。近年来,中建四局承接了广州西塔、东塔等项目的建筑,这些都是440米以上的建筑,工程体量大,施工难度复杂。他希望参观与了解,能让同学们看一看超大工程的项目管理运营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也让大家体会到项目管理理论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 
当聊起他与同学们之间的互动时,李安坤的表情温和而感性。 他说:“与老师、同学间温暖的回忆真的很多。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情,一件比较温暖,一件令人伤感。第一件事是2015年的春节我们班委策划组织了同学聚餐,为了给大家留下特殊的回忆,决定给每一位同学颁发奖状,奖状是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作的,同学们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环节,非常惊喜,感受到了班级大家庭的温暖与爱。另一件事,是关于班里一位同学的艰难回忆。这位同学平时积极乐观,乐于助人。然而有段时间,他特别沮丧,大家了解到他的父亲得了癌症晚期,此时同学们就像亲人一样陪伴与开解他,帮助他度过那段难过的时光。” 学长寄语,展望未来 踏出校园的李安坤,为学弟学妹留下了他的建议:“我觉得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培养自己的三性——韧性,忍性,悟性。” 韧性,就是不能因为一点挫折就放弃理想,做事情要有一股韧劲; 忍性,就是面对艰苦的条件和环境,要学会去适应,学会去忍耐,能有坐冷板凳的决心。他说,许多行业开始的时候条件都不好,但有的人能坚持下去,有的人却坚持不了。这就造就了后来不一样的结果。 悟性,就是要提升自己的智商和情商,学会理性看问题、分析问题。 现在许多毕业生倾向于向国企事业编靠拢,对于这一现象,李安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国企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命脉,投身到这些企业,确实能发挥我们的价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我们国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各种类型的企业都有了不错的发展,很多岗位和职业都可以去尝试,所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不要只把目光放在国有企业、事业编、公务员上,要学会探索不同的可能性。” 他强调:“我认为,我们的职业观不能太过保守,非得要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所谓的铁饭碗,我觉得这样的观点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要求了。” 在我们的访谈进入尾声之际,李安坤表达了他对母校的期待和祝福:“祝愿华工早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祝愿老师们桃李满天下!祝愿同学们学业有成、前程似锦!” 文/李思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