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6日晚,美商IEG集团中国华南区技术副总及首席咨询师熊江南老师应学院邀请为广大学员、校友带来了一场生动而深刻的创新思维盛宴,与大家分享创新思维的意义、价值与方法论。讲座由学院工程硕士项目主任曾敏刚副教授主持,学院决策科学系万江平教授、工业工程系余建军副教授及广东省项目管理学会秘书长柯建杰博士应邀出席了本次讲座。

 

熊江南老师是美商IEG集团中国华南区技术副总及首席咨询师,2005年从事创新方法咨询至今,服务的客户包括西门子、戴尔、华为、上海汽车、长安汽车、美的集团、海尔、中国汽车研究院、中航工业集团、徐工集团、玉柴、TCL、德赛集团、信利光电、光宝科技、英华达集团、台达电、厦门科技局、中国质量协会、海南质量协会、深圳质量协会、西南交大科技园、华南理工大学等,培训和辅导的学员超过3000,咨询项目超过500个,为客户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个亿,发明专利120个以上。

当晚,超过200人的学员及校友听众让12号楼107教室座无虚席,熊江南老师一开场便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对中外思维差异细细道来,给大家讲解了何为创新思维——“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思考,应用创新工具而获得的问题创新解决方案的思维模式”。随后,熊老师列举了不少中外市场上成功的企业创新案例并对其创新方法进行论证,让同学们恍然大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创新思维的魔力。

其后,熊老师进一步对创新的思维方式与方向做了详细阐述,将两种最重要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和逻辑思维分别进行讲解,启发大家要创新首先要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突破心里惯性,开拓思路。在提到如何确定创新方向时,熊老师提出了“最终理想解(IFR)”这一概念,帮助同学们快速地掌握创新的路径与目标。

    

随着讲座的深入,熊老师层层深化,进入了创新思维的方法论述中。别出心裁的多屏幕法(九宫格)思维方法,鼓励大家以逻辑系统推演的方式来思考周遭环境可利用的事物,利用或整合尚未利用到的资源来解决问题。九宫格法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将创新过程中的问题切割为九个片段,有机地串连起来,以最简洁明了的方式抓住问题、拓展思维、解决问题,让一开始还若有所思的同学们瞬间理清了创新时的思路。接着熊老师以缜密而详细的表格分列为大家介绍了产品生命周期创新工具,同时点醒同学们,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这样的工具论尤其有用,可以帮助大家创作出有理有据、深刻可靠的专业论文。

    

讲座最后是大家尤为期待的互动环节,来自军工企业、跨国供应链等不同行业的同学向熊老师提出了在日常工作创新中所遇到的问题。熊老师以清晰的思路与丰富的经验一一解答,同时,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企业在推动创新变革的过程,熊老师与大家分享他为企业咨询的“独家文件”,“面对这方面的问题,以后只要按照这个表格来,一切都迎刃而解”,这看似简单的一页PPT成为讲座压轴的精彩。 

结束讲座后,曾敏刚老师代表学院向熊江南老师赠送纪念品,感谢熊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如此精彩的创新大讲堂。此次讲座,熊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他在创新方面的经验与心得,让同学们切实体会到了“思维决定格局”的道理,充分感受到了创新思维的魅力,学会了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工作与学习中系统、有机地进行创新,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