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简介
王景脉,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7级全日制工业工程(专业学位)新生,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工程管理专业。
“本科四年,我最大的成长是思维模式的改变,我认识到比起学习本身,学习的方法更需要去着重考虑。”这个号称自己是“吃货思维”,看恐龙化石展第一联想却是烤鸭脖的女生,有着与活泼外在迥异的成熟思维。
即将入读华工,是她目前面临的最大改变与机遇,这个改变对她来说,是兴奋,是好奇,是未知,也是忐忑。
本科学习期间,“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让她身上有着地质大学特有的沉稳和理性。在那里,王景脉遇到了许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在与大家共同学习与奋斗的过程中,她也成长颇多,尤其明显的是,她由一开始的懵懂迷糊,变得思路清晰、懂得轻重。“我现在做任何事情都会设计,实施,改善,计算效益和权衡得失。”
而面对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涯,她最渴望的,是进一步加强逻辑训练和掌握研究所需的科学方法,从而更加冷静地看待商业社会,掌握其中规律,在顺应时代规律的前提下,实现自我的完善及个人的成功。
对未来的计划和设想正在初步展开,而当时得知被华工录取的喜悦与兴奋,仍在王景脉的心底蔓延。“收到通知的那一刻真的超级激动和开心,想到自己能够有幸进入这样一个全新的学术环境,我更加坚信功不唐捐。同时,能被自己心仪的导师选中,也觉得非常幸运。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能够成为他的得意门生,早日回馈母校。”
在王景脉心里,华南理工大学是南方沿海地区的“殿堂级”工科学校,既好奇,也向往——“华工是企业家和科研人员的摇篮,真心期待亲身体验华工全新的学术氛围,拓展自己的眼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本科时期有着很大的不同,她也早早地做好了计划与准备,“我计划着重浏览和吸收供应链与服务创新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了解其中的核心,掌握好切入角度和论证方法。同时多多与导师交流探讨,发挥自己交叉学科背景的优势,尽快明晰自己的研究方向与重点。”
尽管本科期间表现突出,作为推免生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但王景脉对于跨专业学习工业工程仍有着一丝忐忑。工业工程一直以来是华工管院的强势专业,以“技术+管理”的强强联合,打造复合型人才,多年来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华工学子。这对她来说,是激励,也是压力。但她并不打算却步。跨专业的压力,成为了她渴望了解与掌握工业工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动力。她立志于补足自己专业基础部分的欠缺,在课余时间付出更多的努力,深入工业工程的专业学习中,用多元化的思维掌握本专业的各个维度与层面的知识,结合个人实际与社会需要,找准研究方向,不断钻研。
她理想中的华园学习生活,是充实的、灵活的,更是具有思辨性的,她渴望与大咖老师、优秀同窗们的思想碰撞,也渴望能通过每一门专业课程拓展自我认知,实现蜕变。“在这些前提下,更要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积极参与学术讲座、素质拓展、课外运动等活动,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此刻的王景脉,满怀期待,蓄势待发。提到个人的未来发展,她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清晰的路径设想:毕业后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从传统IE做起,逐步接触中级IE,积攒一定经验后,向高级工程师进发,在具备足够的业务能力和项目经验后,转咨询公司做咨询顾问。“当然,世界瞬息万变,我会在亲身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个人规划。”她自信笑言。
采访中,王景脉提到了一个词,叫“Ubuntu”,意为“我之存在,因为有你”。每一个人的成长,都蕴含着生命中的所有遇见与联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所以她把今日的自己,归功于自我的努力和生命中给过她帮助与影响的所有人。这一点,在她对母校和曾经的恩师、同学的感激之语中便可窥一二。“四年的本科生涯已经划上了句号,我会一直谨记母校给予我们的教诲。”
心怀感恩,才能不断向上。“即将迎来的是充满挑战和未知的研究生学习,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属于我们的新生活。你好,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