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3日晚,华南理工大学MBA/MPAcc/ME “智慧城市”行业专题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博学楼205室举行。广东省电子政务协会副会长/总工程师、广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服务中心主任钟东江先生应邀就“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分享他的见解与观点,150多位MBA、MPAcc、ME学员及校友参加了本次活动。
钟老师的讲解从5个方面展开:
一、为什么要建智慧城市?
二、智慧城市究竟是什么?
三、怎样建设智慧城市?
四、城市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智慧城市建设的评价与其他。
钟老师从城市的概念切入,他指出,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不同时代城市具有不同特征,城市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进化,城市不断进行集约化服务体系现代化改造提升综合竞争优势。对于中国的发展而言,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新增长的发动机,城镇化是中国经济起飞的迫切需要。通过分析世界G20国家城镇化率发展道路与劳动生产率关系,钟老师给出了他的观点:高质量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原因在于:经济发展需要城市具有更强大的综合竞争实力,同时中国特色城市病日益严重需要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是持续发展新路径的需要、城市生活高品质的需要、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需要、有效治理城市病的需要。
随后,钟老师分享了他对智慧城市的理解:有智、有慧、有城、有市——以“技术”为中心之智、以“思想”为中心之慧、以平安幸福为中心之城、以繁荣发展为中心之市。智慧城市是“互联网+”时代下的城市发展新趋势,其特征在于一体化和服务驱动。钟老师认为,智慧城市目前存在的四大问题:
一是缺少“顶层”的顶层设计(缺少决策型顶层设计是致命的问题);
二是缺少“整合”的工程设计(碎片化的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建设);
三是缺少“造血”的项目规划(忽视营商环境再造影响可持续发展);
四是缺少“体验”的建设实施(花了钱,领导企业群众不满意)。
智慧城市建设共识在于:体验好、生态好、服务好、发展好。结合一系列的城市规划方案与设计思路的分析,钟老师展示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应包括的五大要素: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民生服务)、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电子政务)、精细精准的城市治理(城市管理)、融合创新的信息经济(数字经济)、自主可控的安全体系(安全保障)。
通过对智慧化城市服务体系、城市平台、新型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机制、新型智慧城市整体架构的解读,钟老师分享到:智慧城市发展处于新型智慧城市阶段,以智慧化城市建设解决城市健康运行问题,以智慧化产业整合解决城市持续发展问题。智慧城市的本质是智慧化城市服务体系、智慧产业的本质是智慧化城市产业体系,智慧化城市服务体系是智慧化城市产业体系的支撑,两者结合实现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
论坛的最后,钟老师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郑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粤省事”等国内新兴的各种便民服务APP以及“一网、一门、一次”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案例,给出了他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观点:强有力组织、治标先治本、民生要优先、成效见体验、产业是重点、谋定而后动。
钟老师的分享理论与实务并重,结合大量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体系,由浅入深地讲解了智慧城市的概念、意义与发展。2.5小时的专题论坛,每一位听众都意犹未尽,期待下周六钟老师与另外2位行业专家的对话能给大家带来智慧城市更深入的了解。